商品規格表
[出版社] | 群學 |
[作者] | 黃應貴, 王甫昌, 林開世, 夏曉鵑, 陳怡君, 陳文德 |
[ISBN] | 9789869470872 |
[版次] | 初版 |
[裝訂/頁數] | 平裝/384頁 |
[出版日] | 2018/10/09 |
※實際規格以您選擇的規格為主
商品簡介
擺脫舊的學術實作與思考慣習
以細緻的個案研究作為建構新知識
以及為臺灣社會尋找出路的堅實出發點
族群作為國家治理的手段,然而治理方式會因國家性質的不同而異。藉由仔細檢視前現代民族國家或傳統帝國、現代民族國家與當代新自由主義國家的統治意圖及治理技術,本書揭示:歷史更迭下的政體,在治理台灣社會的過程中,依序形塑出了人群、族群、族群性等現象,彰顯了國家治理的時代特性。事實上,這關乎不同學科對族群的定性有所分歧,更涉及了各自知識屬性這個根本問題。對照於國際族群性公司法人化趨勢,台灣在新自由主義化的政經條件下,族群性除了關乎政治經濟利益外,更有其突出之處,如個人認同與族群認同的連結,或多重族群認同的出現。本書最大的貢獻在於:指出當代台灣族群性已逐漸轉換至人們認識世界方式的改變,和自我與社群性新模式之浮現,及其所涉及的跨族群、跨地域、及跨社會文化之新秩序的建構之上。更重要的是,這隱含了對於現代性知識的挑戰。
目錄
導論
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下的族群性/黃應貴
第一章
群體範圍、社會範圍、與理想關係:論台灣族群分類概念內涵的轉變/王甫昌
第二章
從卡大地布(卑南族)部落到「斯卡羅(族)」?當代臺灣原住民族群認同的省思/陳文德
第三章
「人不做,要做番?」從2016年屏東縣熟註記談起:屏東萬金的例子/陳怡君
第四章
當代「族群現象」的在地運作與矛盾:恆春半島滿州地區的考察/林開世
第五章
解構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下的「第五大族群──新住民」論述/夏曉鵑
可選取貨方式:
郵局寄送
7-11超商純取貨
門市取貨
全家超商純取貨
全家超商取貨付款
7-11超商取貨付款
海外郵寄(按重量計費)
台灣郵局國際快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