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篇 教學理論篇
第1章 學習的概念
第一節 學習的定義
第二節 學習理論的先驅
第三節 學習心理學的研究
第四節 學習心理學的重要議題
第五節 教學的應用與省思
第2章 神經科學
第一節 腦的組織與構造
第二節 神經生理學
第三節 腦發展
第四節 教學的應用與省思
第3章 行為學派理論
第一節 連結理論
第二節 古典制約理論
第三節 操作制約理論
第四節 接近制約理論
第五節 教學的應用與省思
第4章 認知發展理論
第一節 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第二節 社會文化理論
第三節 認知發展理論的啟示
第四節 教學的應用與省思
第5章 社會認知理論
第一節 概念架構
第二節 觀察學習
第三節 模仿的歷程
第四節 自我效能概念
第五節 教學的應用與省思
第6章 資訊處理理論
第一節 資訊處理系統
第二節 記憶模式
第三節 遺忘
第四節 資訊處理的原則
第五節 教學的應用與省思
第7章 認知學習歷程
第一節 技能學習
第二節 概念學習
第三節 後設認知
第四節 問題解決
第五節 教學的應用與省思
第8章 人文學派理論
第一節 需求階層理論
第二節 治療學習理論
第三節 理論評述
第四節 教學的應用與省思
第9章 其他學派理論
第一節 多元智能理論
第二節 學習型態理論
第三節 情緒智商理論
第四節 建構理論
第五節 教學的應用與省思
第10章 動機理論
第一節 歷史的觀點
第二節 歸因理論
第三節 社會認知
第四節 自我概念
第五節 教學的應用與省思
第二篇 教學方法篇
第11章 思考教學
第一節 直接教學法
第二節 探究教學法
第三節 問題解決教學法
第四節 創意教學法
第五節 實務演練
第12章 個別化教學
第一節 基本概念
第二節 實施方式
第三節 實務演練
第13章 小組合作學習
第一節 小組教學法
第二節 合作學習法
第三節 實務演練
第14章 協同教學
第一節 協同教學的涵義
第二節 協同教學的類型
第三節 協同教學的實施
第四節 實務演練
第15章 道德教學
第一節 道德發展原則
第二節 Kohlberg的道德推理階段
第三節 Dewey的道德論
第四節 道德教學的實施
第五節 實務演練
第16章 教學評量
第一節 基本概念
第二節 命題的題型
第三節 多元評量的涵義
第四節 多元評量的理論基礎
第五節 多元評量的應用
第六節 改進的途徑
第七節 實務演練
表次
表2.1 腦的部位
表3.1 古典制約方式
表4.1 Piaget的認知發展階段
表4.2 Piaget與Vygotsky的理論應用比較
表5.1 影響觀察學習與表現的因素
表6.1 Gagn撉瑣ザ葳滶?
表7.1 概念類化與區別的步驟
表9.1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論
表9.2 情緒的主要功能與例證
表9.3 教師的情緒反應頻率
表9.4 建構教學的模式
表10.1 Weiner的歸因模式
表14.1 體育科循環式協同教學設計
表15.1 Kohlberg的道德推理階段
表15.2 道德行為的判斷
表16.1 教師的發問與題型分析
表16.2 知識向度與認知歷程向度的目標分類
圖次
圖2.1 人體神經系統
圖2.2 腦的構造
圖3.1 強化時程
圖4.1 近側發展區
圖5.1 Bandura的三位一體互惠式因果關係模式
圖6.1 資訊處理過程
圖6.2 記憶理論(Atkinson-Shiffrin 模式)
圖6.3 Gagné的智能階層
圖8.1 Maslow的需求階層
圖11.1 探究教學五步循環模式
圖11.2 聚斂式思考與輻射式思考
圖12.1 學習活動卡
圖12.2 學習契約
圖13.1 社交關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