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課程教學與班級經營 > 邁向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如何整合內容與歷程

課程教學與班級經營

  • 邁向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如何整合內容與歷程

邁向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如何整合內容與歷程

商品規格表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
[作者]琳恩‧艾瑞克森(H. Lynn Erickson)、洛薏絲‧蘭寧(Lois A. Lanning)著;劉恆昌審閱;李秀芬、林曦平、李丕寧譯
[ISBN]9789860744194
[版次]初版
[裝訂/頁數]平裝/272頁
[出版日期]2021/8/23
數量:

總計:$350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商品簡介

  • 設計21世紀課程與教學的前瞻模式
    你如何看出孩子正在思考?凝視他的雙眼——孩子的雙眼會發亮,閃爍著終於領悟重要學科內容背後重要想法(big idea)的轉化瞬間。如果這樣的經驗極少在你的學校發生,那麼你需要一套探究導向並以想法為中心的課程與教學模式,而且現在就需要!
    藉由概念為本的課程,琳恩‧艾瑞克森與洛薏絲‧蘭寧示範了如何跳脫粗淺教完內容與低階技能練習,以啟動吸引智識投入的教學,吸引學生去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新的洞見包括:
     如何跨越學科與年級設計並實施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
     為什麼在任何有效的概念為本課程中,內容和歷程是兩個不同但同樣重要的面向?
     如何確保學生培養出最重要的綜效性思考技能?
    為了滿足21世紀變化多端的需求,我們都在尋求最佳的課程與教學模式,而它……就在這裡。
  • 商品內容
目錄
序曲
CHAPTER 01 課程設計
從目標本位模式到概念為本的模式
‧ 作者對教育趨勢擺盪的簡短回顧
‧ KUDs在概念為本模式中的價值
教師
學生
行政人員
家長
‧ 傳統內容目標的問題

CHAPTER 02 二維度與三維度的課程模式
‧ 比對二維度與三維度的課程模式
‧ 簡介知識性結構與歷程性結構
‧ 歷程與知識的交互作用
‧ 比對教學敘述

CHAPTER 03 知識性結構
‧ 瞭解知識性結構中的各種關係
‧ 知識性結構如何引導課程設計
‧ 設計國家、州或地區層級的學科課程架構
‧ 數學是強調概念的學科
‧ 概念和學科專屬通則的範例

CHAPTER 04 歷程性結構
‧ 歷程性結構
‧ 歷程性結構如何引導課程與教學

CHAPTER 05 發展中的概念為本教師
‧ 銜接「知道」、「會做」與「理解」間的落差
‧ 協作的概念為本教學單元計畫
‧ 描述優質教學的通用術語
符合所有學習者需求的教學單元屬性
教學策略 / 技巧
教學單元設計
‧ 發展中的概念為本教師
‧ 發展中的概念為本教師規準在教師評鑑計畫中占有一席之地嗎?

CHAPTER 06 發展中的概念為本學生
‧ 你怎麼看思考?
‧ 批判性思考與概念為本教學之間的關係
‧ 批判性思考的發展
‧ 發展中的概念為本學生
‧ 為什麼分成這些類別?

CHAPTER 07 教師對概念為本的教學法需要瞭解什麼?
‧ 概念為本課程與教學的本質及實施原因
‧ 如何實施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
概念為本的單元:跨學科單元與單一學科單元
促進深度理解的評量
‧ 概念為本教學法的四個重要特色
綜效性思考
概念透鏡
歸納式教學與演繹式教學的對照
引導問題
‧ 優質的教學法
‧ 概念為本的教室

CHAPTER 08 校長和教學輔導教師需要瞭解什麼?
在學校實施並延續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模式
‧ 創造課程實施的條件
‧ 教師進修
‧ 伴隨績效責任的教師支持:建立系統面的綜效
‧ 蒐集並分析「對」的資料

CHAPTER 09 學區領導人對於概念為本的課程設計需要瞭解什麼?
‧ 學區領導人對於概念為本課程與教學的分享
CHAPTER 10 摘要與未來之路
‧ 課程與教學:經線
‧ 概念為本的學習:緯線
‧ 前進之途

資 源
‧ 資源 A 概念為本的數學單元
‧ 資源 B 概念為本的自然科學單元
‧ 資源 C 概念為本的藝術單元
‧ 資源 D 概念為本的外語單元
‧ 資源 E 概念為本的音樂單元
‧ 資源 F 調整第七章的學習活動
參考文獻



0

購物車

購物車內沒有商品!

錯誤提示

加入購物車成功

請選擇規格項目

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