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課程教學與班級經營 > 反思教學導論

課程教學與班級經營

  • 反思教學導論

反思教學導論

商品規格表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
[作者]Kenneth M. Zeichner & Daniel P. Liston著;許健將譯
[ISBN]9789861911380
[版次]初版
[裝訂/頁數]平裝/144頁
[出版日期]2008/06/09
數量:

總計:$160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商品簡介

  • 本書的目的非要說服您用與我們相同的觀點來看待現今的學校與社會,而是想喚起你注意到這些所有教師都應當關注的重要議題。一旦您開始關注,我們希望您能更明確的表達對學生和家長的觀點、反應與責任,以及能更明瞭在民主社會中做為一位教師所應扮演的角色。

    基本上奠基於John Dewey與 Donald Schon 兩位學者有關於反省思考的觀點之上,本書的作者Zeichner 和Liston認為,一位反思實踐者的首要任務乃是持續地努力以期能同時改善個人的教學實踐與學校的相關社會條件。這是一本能促進對課室實務具體慎思且能引發對於教育工作與教學實踐產生熱烈討論的範本教科書。本書所具備的高品質學術內涵與細緻的編寫方式,無論對於職前教師或師資培育者都能提供極佳的參考價值。
  • 商品內容
目錄
第一章 了解反思教學
‧基本差異:反思教學與技術教學
‧談反思教學
‧反思教學的浪潮
第二章 反思教學的歷史根源
‧Dewey的貢獻:何謂反思教學?
‧反思與教學壓力
‧Schon:「對行動反思」與「行動中反思」
‧批判Schon的概念
‧結語
第三章 教師實踐理論
‧以Handal和Lauvas的架構認識教師實踐理論的本源
‧結語
第四章 描述與連結教師理論與實踐:反思的本質
‧有關教師實踐理論不同的描述
‧教師的教育理論與實踐
‧社會情境的影響
‧反思的維度
‧反思教學是好的教學嗎?
‧結語
第五章 反思教學的傳統
‧傳統與教師
‧學術傳統
‧社會效能傳統
‧發展主義者傳統
‧社會重建主義者傳統
‧一般傳統
‧結語
第六章 深入探討傳統
‧確立自我定位觀點
‧反思教學與教師增能的幻象
‧結語


0

購物車

購物車內沒有商品!

錯誤提示

加入購物車成功

請選擇規格項目

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