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PART Ⅰ 什麼是概念為本的數學課程與教學?研究與理論
CHAPTER 01 為什麼運用概念學習對我的學生很重要?
.為什麼我們需要發展涵蓋概念層級的課程與教學?
.知識性結構與歷程性結構
.應用知識性結構與歷程性結構
.探究式教學
CHAPTER 02 數學的知識性與歷程性結構有哪些層級?
.知識性結構的層級
.歷程性結構的層級
.數學中的宏觀、中觀、微觀概念
.知識性結構與歷程性結構的結合
.二維度與三維度課程模式的對比
PART Ⅱ 如何雕琢通則並規劃課程單元,以確保深入的概念性理解
CHAPTER 03 什麼是數學的通則?
.數學中的通則和原理有什麼區別?
.我們如何雕琢優質的數學通則?
.我們如何引導學生獲得概念性理解?
CHAPTER 04 如何規劃概念為本的課程單元?
.單元網絡
.單元規劃
.引導問題
.規劃函數課程單元
.規劃圓的課程單元
.規劃微積分課程單元:微分與積分
PART Ⅲ 我們如何藉由教學實作吸引學生?吸引投入和評量的策略
CHAPTER 05 我如何吸引學生?吸引學生心與腦的八大策略
.策略一:創造一個社會化的學習環境
.策略二:提供開放、安心的環境,讓犯錯成為學習歷程的一部分
.策略三:運用適當程度的探究並採用歸納式取徑來發展概念性理解
.策略四:減少教師對全班講課的時間
.策略五:運用差異化策略來符合班上每個人的需求
.策略六:評量策略
.策略七:要求學生回答問題時要有目的性;團體中有安全感
.策略八:彈性的前方:安排你的教室
CHAPTER 06 我如何知道我的學生瞭解這些概念?評量策略
.具有概念深度的評量
.開放式探究任務和開放式問題
.「可見式思考」例程
.實作評量任務
.弗瑞爾模型
.概念獲得卡
.同意、不同意和取決於
.0、1、2 或 3
.評量與發展核心跨學科技能
.評量發展中的概念為本學生
.自我評量
CHAPTER 07 我如何整合科技來培養概念性理解?
.數學繪圖軟體與數位繪圖計算機
.翻轉教室
.多媒體專題
.協作工具:Google應用程式
.行動裝置上的應用程式
.不使用科技時
CHAPTER 08 理想的概念為本數學課堂像什麼樣子?
.培養成長心態的文化
.理想教室中的教學原則
.發展理想的概念為本數學教學單元
.發展理想數學課堂中的概念為本教學單元計畫
.有關概念為本課程與教學常見的顧慮和誤解
.本書結語
術語彙編
在中學的讀書會教出深入理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