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 正向行為支持的發展與意涵
第一節 行為介入的相關名詞
第二節 正向行為支持的緣起
第三節 正向行為支持的特徵
第四節 正向行為支持的影響
第五節 正向行為支持的法規
第二章 行為介入的理論與發展
第一節 生物模式的行為介入理論
第二節 行為模式的行為介入理論
第三節 心理教育模式的行為介入理論
第四節 人本模式的行為介入理論
第五節 生態模式的行為介入理論
第六節 認知和認知─行為模式的行為介入理論
第七節 行為介入理論的歷史發展
第三章 正向行為支持的層級、執行與原則
第一節 正向行為支持的介入層級
第二節 正向行為支持的過程
第三節 正向行為支持計畫的內容
第四節 正向行為支持計畫的擬訂原則和效度驗證
第四章 行為問題的選擇與描述
第一節 行為問題的意義
第二節 行為問題的類型
第三節 標的行為問題之選擇
第四節 標的行為問題之界定與描述
第五章 行為的觀察與紀錄
第一節 行為觀察與記錄的方法、原則和資料描述
第二節 行為的觀察信度評量
第六章 行為問題的診斷
第一節 行為功能評量的意旨和內容
第二節 行為功能評量的實施方式、過程和原則
第三節 身心障礙者行為問題的功能
第七章 正向行為支持策略的擬訂(一):前事控制策略
第一節 前事控制策略的種類
第二節 前事控制策略的實施原則
第八章 正向行為支持策略的擬訂(二):生態環境改善策略
第一節 生態環境和行為問題之間的關係
第二節 生態環境改善策略的種類
第九章 正向行為支持策略的擬訂(三):行為教導策略
第一節 行為教導的內容
第二節 行為教導的策略
第三節 行為教導方案的實施流程
第四節 行為教導策略的實施原則
第十章 正向行為支持策略的擬訂(四):後果處理策略
第一節 後果處理策略的目標和內涵
第二節 危機情況的處理
第三節 選擇和使用後果處理策略宜注意的原則
第十一章 正向行為支持策略的擬訂(五):其他個體背景因素介入策略
第一節 生物模式的介入策略
第二節 人本模式的介入策略
第三節 心理教育模式的介入策略
第四節 認知模式的介入策略
第十二章 維持與類化介入成效的規畫
第一節 行為學習的階段
第二節 行為介入成效維持與類化的促進
第十三章 正向行為支持計畫的實施
第一節 正向行為支持計畫的實施原則
第二節 專業人員間在行為介入上的合作
第三節 教師與家長間在行為介入上的合作
第四節 教師與學生間在行為介入上的合作
第十四章 正向行為支持計畫的評鑑與成效分享
第一節 正向行為支持計畫的評鑑指標與方法
第二節 正向行為支持計畫的成效分享
第十五章 正向行為支持的研究與願景
第一節 個人層級正向行為支持研究的分析
第二節 系統層級正向行為支持研究的分析
第三節 教育人員在實施正向行為支持知能和態度的分析
第四節 正向行為支持研究的未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