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二版序 I
第一章 緒 論001
第一節 關於「華人社會與文化」科目/002
第二節 「華人」的指涉與界義/003
第三節 「華人社會」的意涵/007
第四節 「華人文化」的意涵/016
第二章 從自然地理到人文特質021
第一節 地理疆域的初步格局/022
第二節 種植與文明/025
第三節 華人文化的基本特質/029
第三章 中華文化的形成與發展035
第一節 起源/036
第二節 定型/039
第三節 發展與變遷/042
第四章 以學術思想為主體的中華文化057
第一節 先秦學術──儒家/058
第二節 先秦學術──道家/063
第三節 先秦學術──墨家、名家/067
第四節 先秦學術──法家/069
第五節 兩漢經學/071
第六節 魏晉玄學/073
第七節 隋唐佛學/075
第八節 宋明理學/078
第九節 清朝樸學/082
第五章 文字與圖書系統的建立087
第一節 漢字的產生/088
第二節 漢語與文化/094
第三節 系統的典籍整理與傳承/096
第六章 典章制度與政經教育105
第一節 宗法與禮制/106
第二節 政治體制/108
第三節 經濟制度/112
第四節 教育與科舉/119
第七章 宗教信仰與社會觀念131
第一節 道教信仰/132
第二節 佛教信仰/136
第三節 一貫道信仰/140
第四節 西方宗教信仰/141
第五節 民間信仰與禮教觀念/146
第六節 價值與思維/152
第八章 中國文學簡述159
第一節 詩歌的發展/161
第二節 辭賦的發展/167
第三節 散文的發展/169
第四節 小說的發展/174
第五節 戲曲的發展/178
第六節 臺灣文學/182
第九章 中國藝術簡述187
第一節 器物的發展/189
第二節 雕塑的發展/193
第三節 建築的發展/196
第四節 繪畫的發展/205
第五節 書法與篆刻的發展/213
第六節 音樂的發展/218
第七節 舞蹈的發展/222
第八節 臺灣的美術/224
第十章 中國的科技與發明227
第一節 天文與曆算/228
第二節 農耕水利/231
第三節 中醫藥學/234
第四節 四大發明/236
第十一章 中國的節慶與歲俗241
第一節 節氣及其運用/242
第二節 重要節慶/245
第十二章 中國的民生文化259
第一節 飲食文化/260
第二節 服飾文化/270
第三節 生養婚喪文化/274
第四節 休閒文化/290
第十三章 中華文化的對外交流305
第一節 從絲路到歐洲/306
第二節 東北亞的互動與交流/308
第三節 南洋之路/312
第四節 唐人街/319
第十四章 結 論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