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華語文教學 > 對比分析與華語教學

華語文教學

  • 對比分析與華語教學

對比分析與華語教學

商品規格表
[出版社]正中書局
[作者]鍾榮富
[ISBN]9789570918595
[版次]初版
[裝訂/頁數]平裝/248頁
[出版日期]2009/12/01
數量:

總計:$260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商品簡介

  • ◎「對外華語文教學研究叢書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Series」

    策劃:董鵬程先生 / 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祕書長
    主編:柯華葳教授 /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所長

    ◎全球華語文教師的最佳指導書

    本叢書集結台灣數十位優秀華語文學者專家費時二年完成,充分展現台灣優質華語文教學實力。編選主題涵蓋華語研究和實務教學,其中有以議題為軸的如華語語音教學、教材分級考量、華語評量以及整合各層面為經緯的教科書如華語文的教與學、兒童華語教學、漢語閱讀的心理與教學等,是一套系統而完備的華語文教學研究最佳叢書。

    本書特色

    對比分析理論從Lado 1957以來,歷經各種語言學、心理學、語言習得理論的洗禮與挑戰,始終在第二語言習得的研究領域內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不因潮流或理論內在的更迭而遭受漠視。如今,華語教學已然邁進國際,引起舉世之注目,自然必須借鏡國際間第二語言習得的傳統,適時以華語教學的經驗來驗證相關之理論。本書共有六章,第一章引介與略述本書的內容與組織,第六章做為總結,其餘四章,分別剖析與對比分析有關的四個主要重點議題:對比分析的發展,偏誤分析的挑戰,中介語的介入,優選理論和習得度等等代表每個時期都引人關注的焦點,以時間的前後慣穿為

  • 商品內容
目錄

推薦序 曾志朗
叢書序之一──緣起 董鵬程
叢書序之二──編者序 柯華葳
代序 鄭錦全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對比分析:名詞與內涵
第二節 對比分析:現況與展望
第三節 本書概述

第二章 對比分析
第一節 對比分析的起源與背景
第二節 遷移:正遷移與負遷移
2.2.1 正遷移
2.2.2 負遷移
2.2.3 正負遷移的互動
2.2.4 化石化:負遷移的效應
第三節 對比的層次
2.3.1 語音對比
2.3.2 音韻對比
第四節 對比分析的分化
第五節 對比分析的弱點
2.5.1 兩個語言之間的對比無法說明或預測所有的偏誤類型
2.5.2 許多第二語言上的偏誤並非受到母語干擾所引起
2.5.3 對比分析無法兼顧「學習過程」
第六節 對比分析與聽講教學法
第七節 結語

第三章 偏誤分析
第一節 偏誤分析:發展與影響
第二節 偏誤的界定
第三節 華語的偏誤類型與解釋
3.3.1 干擾
3.3.2 概化
3.3.3 語用偏誤
3.3.4 傳統語法的痕跡
3.3.5 綜合論述
第四節 偏誤分析的弱點
第五節 偏誤分析與對比分析
第六節 結語

第四章 中介語
第一節 衍生語法理論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中介語:標記理論
第三節 中介語:語音聲學的考察
4.3.1 外國學生的華語擦音
4.3.2 華語的[z]聲母與舌尖元音
第四節 結語

第五章 優選理論與習得度
第一節 衍生音韻學的背景
第二節 優選理論:架構與理念
第三節 優選理論:習得度
第四節 華語習得過程:優選理論的角度
5.4.1 日生的華語鼻音
5.4.2 韓生的[r]與[l]
第五節 結語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概要與綜述

第二節 發現與啟示
6.2.1 不變的核心觀念
6.2.2 對比分析的準備
6.2.3 對比分析的研究趨勢
6.2.4 華語教學:理論的啟示
第三節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英語、日語、韓語、泰語、越南語與華語的輔音之對比




0

購物車

購物車內沒有商品!

錯誤提示

加入購物車成功

請選擇規格項目

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