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
1.1 從認識開始:媒體素養與識讀的發展第02章 寂寞的社群 社群媒介、認同感與媒介識讀 (陳延昇)
1.2 真的假的?後真相時代的片面訊息與假新聞
1.3 網友們都在做什麼?網路社群的集體行為與訊息傳播
1.4 認識後真相的行動方案
2.1 使用社群媒介的心理動機第03章 偏頗的客觀 「認同請分享」的同溫層迷思 (葛傳宇)
2.2 社群媒介不能取代真實友誼的原因
2.3 社群媒介使用的負面影響
2.4 社群媒介問題的行動方案
3.1 事實與主觀的認知落差難以自我察覺第04章 真假難分的假新聞 假新聞的心理認知和行為反應 (諸葛俊)
3.2 人多的地方就是正義?
3.3 客觀的思辨能力養成
3.4 看穿偏見的行動方案
4.1 怎麼看待假新聞?第05章 利益糾葛的運動 運動賽事背後的商業與政治介入 (葛傳宇)
4.2 假新聞的動機與意圖是什麼?
4.3 假新聞的時代,「認知戰」你準備好了嗎?
4.4 面對假新聞的行動方案
5.1 兩面刃的商業利益考量第二篇 科技對傳播媒體的影響
5.2 職棒簽賭案的省思:道德要求之外的交易成本觀點
5.3 運動報導的盲點:欠缺獨立性的媒體第四權
5.4 防利運動賽事弊端的行動方案
6.1 網路直播的特性與社會現象第07章 醜陋的美麗 網路、AI、性別歧視與暴力 (孫嘉穗)
6.2 凡播出必留下痕跡
6.3 只是看直播,有那麼嚴重嗎?直播帶來的社會文化影響
6.4 解決直播隱憂的行動方案
7.1 媒體中的性別議題第08章 眼見不能為憑 演算法與深偽技術 (諸葛俊)
7.2 AI 的善與惡:AI 智能性別輔助,以及性別歧視與暴力的交錯
7.3 媒體素養中的性別教育
7.4 性別與媒體議題的行動方案
8.1 真的很「真」的深偽技術第09章 被綁架的大數據 隱私權、個資隱憂與監控 (孫嘉穗)
8.2 愈演算愈「假」的造假情境
8.3 辨偽,真假中回歸真實
9.1 大數據蒐集與公眾生活第三篇 媒體教育的推動與反思
9.2 醫療數據與患者隱私?公眾福祉或侵害人權?
9.3 商業、消費與大數據
9.4 政府要大數據做什麼:監控還是服務?
9.5 面對大數據隱憂的行動方案
10.1 科學傳播與科普第11章 培育聰明閱聽人的方法 媒體素養教育的推進 (黃惠萍)
10.2 媒體科學訊息誤區的緣由
10.3 常見的科學新聞錯誤
10.4 媒體與科學雙重素養的重要性
10.5 培育科學素養的行動方案
11.1 媒體素養教育的內涵和目標第12章 七彩背後的暗黑 商業化與數位傳播科技的迷思 (魏玓)
11.2 國內外媒體素養教育的發展
11.3 媒體素養教育的實踐方法
11.4 媒體素養教育的推進策略與行動方案
12.1 新興數位科技帶來商機第13章 地球村裡找不到家 全球化與數位化下的傳播難題 (魏玓)
12.2 數位傳播科技衝擊的經濟面向
12.3 傳播產業中閱聽人的勞動與價值創造
12.4 數位傳播中的閱聽經濟
12.5 使用者勞動的社群媒體
12.6 破除數位資本主義迷思的行動方案
13.1 全球化與傳播科技的共振第14章 小蝦米對抗大鯨魚 批判性媒體素養與媒體公民教育 (郭良文)
13.2 數位加速與全球一家
13.3 全球一家下的「無家可歸者」
13.4 地球村中呼喊:「我是誰?」
13.5 全球化與認同的行動方案:四海為家與四海一家
14.1 影響媒體民主的四種力量
14.2 社會力的實踐:批判性媒體素養與媒體公民教育
14.3 聰明閱聽人的行動方案
錯誤提示

加入購物車成功

請選擇規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