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
1.1 國際金融與國際金融市場第二章 國際匯兌概論
1.2 國際金融市場範圍
1.3 國際主要清算系統
2.1 匯兌與國際匯兌之意義第三章 外匯市場
2.2 匯兌之分類及業務比較
2.3 順匯之匯款方式
2.4 逆匯之匯款方式
2.5 國際匯兌業務分類
2.6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
3.1 外匯市場定義第四章 境外金融中心
3.2 外匯市場類型
3.3 外匯市場之參與者、供給者與需求者
3.4 24 小時運作之外匯市場
3.5 外匯市場功能
3.6 外匯交易方式
3.7 臺灣外匯市場
3.8 國際主要外匯市場
4.1 何謂境外金融中心第二篇 總體經濟
4.2 境外金融中心業務
4.3 境外公司設立與常見之設立處
4.4 OBU 與指定辦理外匯業務銀行
4.5 全球主要境外國際金融中心
5.1 總體經濟數據與國家經濟之關聯性第三篇 金融科技
5.2 總體經濟指標與景氣
5.3 總體經濟數據與貨幣政策之關係
5.4 美國經濟數據
5.5 臺灣經濟數據
5.6 國際收支之意義
5.7 國際收支平衡表
5.8 國際收支與匯率
6.1 金融科技類別與監理第七章 加密貨幣
6.2 監理沙盒
6.3 純網路銀行
7.1 區塊鏈第四篇 外匯交易
7.2 加密貨幣
7.3 比特幣重要歷史事件
8.1 何謂外匯第九章 外匯交易實務
8.2 匯率報價法與表示方式
8.3 雙向匯率
8.4 匯率理論
9.1 外匯交易之意義與方式第五篇 進出口
9.2 外匯交易交割日
9.3 外匯部位及外匯交易常用術語
9.4 匯率升值與貶值
9.5 交叉匯率
10.1 信用狀意義第十一章 進口外匯業務
10.2 信用狀於進出口商之益處
10.3 信用狀關係人與流程圖
10.4 信用狀種類
10.5 SWIFT 信用狀
10.6 信用狀記載內容
11.1 進口開狀申請第十二章 出口外匯業務
11.2 國貿條規
11.3 信用狀流程
11.4 開狀結匯
11.5 信用狀之接受
11.6 信用狀之修改及轉讓
11.7 進口單據之審查
11.8 進口贖單
11.9 還款
11.10 提貨
11.11 進口託收
11.12 預購遠期外匯
12.1 出口額度申請第十三章 國際匯兌業務
12.2 信用狀通知、保兌與轉讓
12.3 出口押匯
12.4 押匯單據審核要點
12.5 出口押匯匯票
12.6 單據瑕疵處理
12.7 單據拒付理由
12.8 出口託收
12.9 遠期信用狀買斷
12.10 應收帳款承購
12.11 預售遠期外匯
13.1 國際匯兌業務第六篇 外匯衍生性商品
13.2 國際匯兌業務相關規範
13.3 國際匯兌之匯款方式
13.4 匯款相關法規彙整
13.5 旅行支票與外幣現鈔之買賣
13.6 外匯存款
13.7 網路銀行:外匯存款
13.8 買入光票與光票託收
14.1 遠期外匯交易第十五章 外匯選擇權
14.2 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
14.3 外匯保證金交易
14.4 換匯交易
14.5 換匯換利交易
15.1 選擇權介紹第七篇 兩岸金融
15.2 外匯選擇權型態
15.3 外匯選擇權基本交易策略及應用
15.4 雙元貨幣
16.1 人民幣離岸市場第十七章 兩岸金融往來
16.2 人民幣外匯業務範圍
16.3 人民幣跨境外匯業務規範
16.4 人民幣衍生性金融商品
17.1 兩岸金融開放歷程
17.2 兩岸金融業務往來與投資
17.3 兩岸貨幣清算機制
17.4 相關名詞說明
錯誤提示

加入購物車成功

請選擇規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