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
1.1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哲學基礎第02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研究目的、流程與方法 吳泰毅
1.2 研究典範的比較
1.3 量化與質化研究方法的比較
1.4 結語
2.1 科學研究的概念第03章 成為尋找文獻的高手——研究文獻蒐集與管理 林素甘
2.2 科學研究的流程與思維
2.3 科學研究的方法
2.4 結語——研究目的、流程與方法之間的關係
3.1 文獻類型第04章 創造好報告——研究計畫書與論文格式 林素甘
3.2 文獻檢索步驟
3.3 檢索工具
3.4 取得原件的方法
3.5 文獻管理
3.6 結語
4.1 研究計畫書第二部分:量化研究方法
4.2 論文格式
4.3 學術倫理
4.4 引用
4.5 APA 格式
4.6 結語
5.1 「好」的量化研究問題第06章 以科學方法尋找研究對象——抽樣 王曉華
5.2 操作化過程——概念、構念、變項到測量
5.3 量化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5.4 量化研究問題與操作型定義的實例分析
5.5 結語
6.1 抽樣的基本概念第07章 巧用資料蒐集工具——調查研究與問卷設計 王曉華
6.2 抽樣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6.3 抽樣方案的設計
6.4 結語
7.1 傳播研究中的問卷調查法第08章 傳播因果關係研究的利器——實驗法 林淑芳
7.2 傳播調查的問卷設計
7.3 傳播調查的問卷資料蒐集與分析
7.4 結語
8.1 實驗法與因果關係第09章 了解訊息的傳播途徑——框架分析法 陳憶寧
8.2 實驗設計的重要成分
8.3 實驗設計類型
8.4 實驗法與效度
8.5 實驗法與研究倫理問題
8.6 實驗法在傳播媒介研究中的應用
8.7 結語
9.1 框架分析的概念與應用第10章 數字會說話——量化資料分析 劉念夏
9.2 框架的量化分析
9.3 框架的質化分析
9.4 反思與未來——框架分析法在傳播領域的發展
9.5 結語
10.1 基本概念第三部分:質化研究方法
10.2 單變項統計分析
10.3 雙變項統計分析
10.4 多變項統計分析
10.5 結語
11.1 觀察法的內涵與特點第12章 生活與經驗世界的探索——訪談法 諸葛俊
11.2 田野調查方法與應用
11.3 網路民族誌的內涵與特點
11.4 結語——傳播研究下的觀察法
12.1 訪談法的類型第13章 說故事的魅力——文本與敘事分析 張玉佩
12.2 訪談對象、情境與案例選擇
12.3 深度訪談
12.4 焦點團體訪談
12.5 網路訪談
12.6 結語
13.1 文本分析的前提與特質第14章 尋找影像背後的意義——符號與影像分析 魏玓
13.2 文本的定義範疇
13.3 敘事分析
13.4 敘事合理性
13.5 結語
14.1 符號與影像分析的基本概念第15章 化零散為系統——紮根理論與質化內容分析 郭良文
14.2 影像的符號分析與應用
14.3 數位時代的影像符號與其分析
14.4 影像分析的美學與時間元素
14.5 結語——符號與影像分析方法的優點與侷限
15.1 質化研究的資料類型第四部分:大數據分析
15.2 質化分析過程——三個層級與五大處理步驟
15.3 紮根理論與編碼體系
15.4 質化取向的內容分析法
15.5 質化資料分析軟體介紹
15.6 結語
16.1 內容分析法——從傳統方法到電腦輔助第17章 大數據一把抓——網路資料的採集 禹衛華
16.2 大數據技術輔助線上內容分析法
16.3 大數據技術輔助線上內容分析法之實作案例
16.4 結語
17.1 新媒體資料採集的意義與傳播應用第18章 從海量數據中採集資訊——大數據的分析與可視化 周奕欣、蘭吉、彭泰權
17.2 資料採集工具——爬蟲
17.3 頁面結構與解析——採集爬蟲的原理
17.4 爬蟲實際操作——新聞網站與網頁
17.5 結語
18.1 大數據的特點、機遇
18.2 大數據裡的時間資訊在實證研究中的作用
18.3 大數據裡的文本分析方法
18.4 大數據裡的關係
18.5 大數據的可視化與可視分析
18.6 結語
錯誤提示

加入購物車成功

請選擇規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