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
獲得知識的方法PART 2 描述統計學
定義
科學研究與統計學
隨機抽樣
描述統計與推論統計
電腦在統計上的應用
統計學與「真實世界」
研讀統計學的建議第03章 次數分配
數學符號
總和的概念
測量尺度
行為科學中的測量尺度
連續變項與間斷變項
分組分數第04章 集中趨勢與變異性的測量方法
百分位數
百分等級
次數分配圖示法
探索性的資料分析
集中趨勢測量第05章 常態分配與標準分數
變異性測量方法
常態分配曲線第06章 簡單相關
標準分數(z 值)
關係第07章 直線迴歸
相關
預測與不完全關係PART 3 推論統計學
建構最小平方迴歸線:Y 對 X 的迴歸
預測誤差的測量:估計標準誤
使用線性迴歸預測時的考量
迴歸係數與皮爾森 r 值間的關係
複迴歸
隨機抽樣第09章 二項分配
機率
二項分配的定義與說明第10章 以符號檢定來簡介假設檢定
無限擴張的二項式產生二項分配
使用二項式表
使用常態近似值法
假設檢定的邏輯第11章 考驗力
第一類型和第二類型錯誤
顯著水準(α)和決策過程
評估分配的兩端
單尾和雙尾的機率評估
效果量:顯著性對重要性
什麼是考驗力?第12章 平均數的抽樣分配、 Z 檢定、單一樣本之 Student's t 檢定
Pnull 與 Preal
AIDS 實驗的考驗力分析
Alpha-Beta 和真實
解釋不顯著結果
計算考驗力
抽樣分配第13章 適用於關聯和獨立分組的 Student's t 檢定
常態離差(z )檢定
z 和 t 檢定的比較
t 的抽樣分配
t 和 z 分配的比較
電競選手參賽能力訓練時間之實驗的修訂
根據原始分數計算 tobt
t 檢定適用的情境
母群體平均數的信賴區間
皮爾森 r 的顯著性考驗
適用於關聯分組的 t 檢定第14章 變異數分析
適用於獨立分組的 z 檢定和 t 檢定
適用於獨立分組設計的 z 檢定
適用於獨立分組的 Student's t 檢定
t 檢定的考驗力
關聯分組設計和獨立分組設計之比較
F 檢定和變異數分析(ANOVA)第15章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變異數分析技術的概論
以變異數分析技術來分析資料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的基本邏輯
變異數分析和 t 檢定間的關係
變異數分析的基本假設
使用 ω2 或 η2 的效果量
變異數分析的考驗力
多重比較
簡介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概念說明第16章 卡方和無母數檢定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的量化說明
以二因子 ANOVA 分析實驗
多重比較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的基本假設
卡方檢定(X2)附錄 A 公式
魏克遜配對符號等級檢定
曼-惠二氏 U 檢定
克-瓦二氏檢定
錯誤提示

加入購物車成功

請選擇規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