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
1.1 社會學觀點第02章 理論
1.2 社會問題
1.3 社會學的三個目標
1.4 三種社會學的提問
1.5 舉出良好社會學提問的藝術
1.6 社會學與常識
1.7 社會學作為累積的科學
2.1 出生月分與運動成就第03章 方法
2.2 理論與解釋
2.3 什麼是有用的社會學理論?
2.4 涂爾幹的自殺論
2.5 概念
2.6 因果關係
2.7 概念模型
2.8 形式模型
3.1 你的智慧型手機讓你變笨了嗎?第04章 觀點
3.2 測量品質
3.3 外在效度
3.4 內在效度
3.5 探索性研究
3.6 質性與量化方法
3.7 個案研究
3.8 行政資料研究
3.9 調查研究
3.10 大數據研究
3.11 實驗研究
3.12 重複性研究
4.1 社會學觀點的起源PART 2 文化
4.2 社會學主題與課題
4.3 因果解釋或主觀理解
4.4 多層次架構
5.1 《哈利波特》為何如此受到歡迎?第06章 規範
5.2 自我實現預言
5.3 從眾
5.4 訊息性與規範性社會影響
5.5 社會學習理論
5.6 人氣與文化產品
5.7 創新的擴散
6.1 大學生狂歡豪飲:一個社會問題?PART 3 社會關係
6.2 什麼是社會規範?
6.3 社會控制理論
6.4 內化規範
6.5 法律規範
6.6 為什麼會有規範出現?
6.7 文化適應失調與規範變化
6.8 群體區辨的動態
7.1 友誼悖論第08章 團體
7.2 個人網絡
7.3 網絡大小與樞紐
7.4 網絡密度與遞移性
7.5 小世界現象
7.6 網絡變遷:社群消失?
7.7 網絡與社會凝聚
7.8 網絡與社會資本
8.1 團體既團結又分化PART 4 不平等
8.2 群體隔離
8.3 群體隔離的原因
8.4 內團體偏私
8.5 社會脈絡與內團體偏私
8.6 團體威脅理論
9.1 什麼會讓你幸福快樂?第10章 資源
9.2 社會階級與地位
9.3 收入與財富
9.4 階層化的長期變化
9.5 社會流動
9.6 先賦與成就
9.7 現代化與流動理論
9.8 文化再製理論
9.9 大亨蓋茲比曲線
10.1 人力資本PART 5 課題
10.2 社會資本
10.3 團體隸屬與歧視
10.4 成就、機會與回報的不平等
10.5 性別不平等
11.1 移民與整合:一個社會問題?第12章 現代化
11.2 國際遷移
11.3 何謂「整合」?
11.4 整合:隨著時間而變化?
11.5 整合:社會脈絡的效果?
11.6 個案研究:榮譽文化
11.7 整合:選擇性效應或溢出效應?
11.8 居住隔離的動態過程
12.1 世界正變得愈來愈糟嗎?第13章 宗教
12.2 財富與健康
12.3 和平與安全
12.4 理性化
12.5 科技進步
12.6 科學化
12.7 麥當勞化
12.8 價值觀變遷
12.9 人口變遷
12.10 現代化的動態發展
13.1 什麼是宗教?
13.2 宗教是否解決了人類合作的問題?
13.3 宗教的定著性因素
13.4 西歐的世俗化
13.5 現代化與世俗化
13.6 存在不安全感理論
錯誤提示

加入購物車成功

請選擇規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