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
1.1 專案、計畫與專案組合第02章 組織系統與專案經理
1.2 專案管理的意涵與挑戰
1.3 專案內外在環境
1.4 專案成功的評估標準
1.5 本書架構
2.1 策略與專案的關係第03章 專案管理過程
2.2 專案組織
2.3 專案管理辦公室
2.4 專案經理的角色與影響力
2.5 專案治理
2.6 組織專案管理能力成熟度
3.1 產品導向過程與專案管理過程第04章 專案管理生命週期模式
3.2 專案生命週期與專案管理生命週期
3.3 過程組與知識領域
3.4 專案管理各流程間的互動
3.5 產品開發手法發展沿革
4.1 專案管理生命週期PART 2 專案管理知識領域篇
4.2 傳統專案的 PMLC 模式
4.3 敏捷專案的 PMLC 模式
4.4 極限專案的 PMLC 模式
4.5 反極限專案的 PMLC 模式
5.1 制定專案章程第06章 專案範疇管理
5.2 制定專案管理計畫書
5.3 指導與管理專案執行
5.4 管理專案知識
5.5 監視與管制專案工作
5.6 執行整合變更管制
5.7 結束專案或階段
6.1 規劃範疇管理第07章 專案時程管理
6.2 蒐集需求
6.3 定義範疇
6.4 建立工作分解結構
6.5 驗證範疇
6.6 管制範疇
7.1 規劃時程管理第08章 專案成本管理
7.2 定義活動
7.3 排序活動
7.4 估計活動工期
7.5 制定時程
7.6 管制時程
8.1 規劃成本管理第09章 專案品質管理
8.2 估計成本
8.3 制定預算
8.4 管制成本
8.5 實獲值管理
9.1 專案品質基本概念第10章 專案資源管理
9.2 規劃品質管理
9.3 管理品質
9.4 管制品質
10.1 規劃資源管理第11章 專案溝通管理
10.2 估計活動資源
10.3 獲得資源
10.4 發展團隊
10.5 管理團隊
10.6 管制資源
11.1 規劃溝通管理第12章 專案風險管理
11.2 管理溝通
11.3 監視溝通
12.1 規劃風險管理第13章 專案採購管理
12.2 識別風險
12.3 執行定性風險分析
12.4 執行定量風險分析
12.5 規劃風險回應
12.6 實施風險回應
12.7 監視風險
13.1 規劃採購管理第14章 專案利害關係人管理
13.2 執行採購
13.3 管制採購
14.1 識別利害關係人PART 3 專案管理原則和績效領域篇
14.2 規劃利害關係人互動
14.3 管理利害關係人互動
14.4 監視利害關係人互動
15.1 價值交付系統第16章 專案績效領域
15.2 專案管理十二個原則
16.1 利害關係人績效領域
16.2 團隊績效領域
16.3 開發手法與生命週期績效領域
16.4 規劃績效領域
16.5 專案工作績效領域
16.6 交付績效領域
16.7 衡量績效領域
16.8 不確定性績效領域
錯誤提示
加入購物車成功
請選擇規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