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
第一節 社區的意涵與構成要素第02章 社區工作的緣起與發展
第二節 社區工作的相關概念
第三節 社區工作的價值與原則
第四節 社區工作的假設/前提與目的
第一節 英國社區工作的緣起與發展第03章 社區工作的理論與觀點
第二節 美國社區工作的緣起與發展
第三節 臺灣社區工作的緣起與發展
第四節 全球社區工作的遠景與共同標準
第一節 理論、觀點與實務模式方法與管理篇
第二節 社區工作的鉅視理論
第三節 社區工作的中介理論
第四節 社區工作的觀點(一):賦權與倡導
第五節 社區工作的觀點(二):優勢與復原力
第一節 Rothman 的三種社區發展模式第05章 社區組織與社區網絡
第二節 問題/需求途徑的社區發展:NBCD 模式
第三節 能力/資產途徑的社區發展:ABCD 模式
第四節 問題/需求途徑與能力/資產途徑的比較
第五節 社區工作實務過程/步驟
第一節 組織與網絡的意涵第06章 社區服務方案管理:啟動、規劃、執行與評估
第二節 社區組織的意涵、技能與策略
第三節 社區網絡的意涵與功能
第四節 社區網絡的建構與維繫
第五節 社區工作者與網絡建構
第一節 什麼是社區服務方案實踐與案例篇
第二節 社區服務方案啟動階段
第三節 社區服務方案規劃階段
第四節 社區服務方案執行階段
第五節 社區服務方案結束階段
第一節 社區營造、社區能力與社區發展第08章 社區照顧與福利社區化
第二節 社區營造的基礎:社區主義
第三節 社區能力的內涵與類型
第四節 社區能力的建構與測量
第五節 臺灣社區營造的實踐與成功案例
第一節 社區照顧的內涵、特性與類型第09章 社區產業、地方創生與共生社區
第二節 社區照顧的理念基礎
第三節 社區照顧的實務基礎
第四節 福利社區化
第五節 社區照顧與福利社區化的實踐與成功案例
第一節 社區產業的內涵、重要性、推動要件與成功案例治理與永續篇
第二節 地方創生的內涵、重要性與推動要件
第三節 地方創生的實踐與成功案例
第四節 共生社區的內涵、特徵與推動要件
第五節 共生社區的實踐與成功案例
第一節 社區政策形成期:日據時期到 1980 年第11章 臺灣社區治理與公民參與的檢視:對社區工作的意涵
第二節 社區福利服務體系推動期:1981 到 1995 年
第三節 福利社區化與社區營造雙核心期:1996 到 2004 年
第四節 社區政策的整合:再分化期(2005 年迄今)
第一節 社區治理與社區福祉第12章 臺灣社區工作的未來:邁向永續社區
第二節 網絡治理與社區治理的內涵
第三節 權力、網絡、公民參與對社區治理的影響
第四節 臺灣社區實踐的治理議題
第五節 社區該如何治理:對社區工作的意涵
第一節 永續社區的意涵
第二節 永續社區的基礎
第三節 臺灣社區工作的轉折與特色
第四節 臺灣社區工作的檢視
第五節 邁向永續社區應有的作為
錯誤提示
加入購物車成功
請選擇規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