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教育與閱讀 > 聽我說,聽你說

親子教育與閱讀

  • 聽我說,聽你說

聽我說,聽你說

商品規格表
[出版社]心理出版社
[作者]吳咸蘭主編
[ISBN]9786267178379
[版次]初版
[裝訂/頁數]平裝
[出版日期]2023/1/7
數量:

總計:$450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商品簡介

  • 這是一套由資深語言治療師指導與語言治療系學生共同創作的功能性繪本,既可作為親子共享閱讀樂趣的童書,也可作為誘發幼兒語音學習的教材。這五本繪本以幼兒在語音發展過程中常見的語音錯誤型態為主題,藉由特殊的內容設計,運用具有實證基礎的教學策略,讓親子在趣味故事和操作活動中,強化語音學習,更享受親子閱讀的樂趣!

    書籍介紹
    本書以操作型機關作為繪本設計:第一階段讓幼兒透過活動式的鱷魚舌頭,更清楚的發出「ㄣ」與「ㄥ」音,了解將舌頭放在不同位置就可以發出不一樣的聲音。第二階段透過生動的青蛙捕捉蚊子的操作,幫助幼兒覺察「ㄢ」、「ㄤ」字尾的鼻音特質。最後提供相關詞彙,讓幼兒跟著趣味的圖案輕鬆練習發音。請帶著愉快的心情翻開本書,一起體驗閱讀的樂趣,一起聽我說,聽你說!

     
    繪本的目標/ㄣ/、/ㄥ/、/ㄢ/、/ㄤ/
    錯 誤 型 態這四個注音符號的實際發音可以分析為「( 開口的) 母音+ ( 閉合的) 鼻音」,所以是由兩個音所組成,此稱為聲隨韻
    母。有些幼兒會將聲隨韻母的鼻音尾巴省略掉,例如:將「
    幫忙」說成「巴麻」,將「果」說成「果」,將「
    子」說成「子」。
    使 用 策 略本書採用「知動」、「意象」和「音素對比」策略,透過身體的動作節奏和圖像,引導幼兒先練習將聲隨韻母的尾巴
    接上去,之後再將音素的對比放入語詞和趣味童謠中。
    共讀小提示● 確認鱷魚舌頭的位置後,玩聽音辨位的遊戲。
    ● 操作青蛙手上的網子,青蛙先發出母音,聽到蚊子的叫聲就要加入鼻音尾巴;可以互換角色。
    ● 操控手機震動聲,幼兒先發出母音,聽到手機震動聲就要加入鼻音尾巴;可以互換角色。
    ● 運用書中關鍵詞對比玩區辨遊戲。
    ● 將童謠帶入生活中,讓幼兒能琅琅上口,同時讓幼兒覺察並監控自己的目標音。
  • 商品內容


0

購物車

購物車內沒有商品!

錯誤提示

加入購物車成功

請選擇規格項目

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