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規格表
[出版社] | 心靈工坊 |
[作者] | Elizabeth L. Auchincloss 著 陳登義 譯 |
[ISBN] | 9789863571940 |
[版次] | 初版 |
[裝訂/頁數] | 平裝/440頁 |
[出版日] | 2020/10/19 |
※實際規格以您選擇的規格為主
商品簡介
◎在神經科學與腦科學當道的時代,看見精神分析相輔相成的治療價值。
◎回顧精神分析百餘年來的重要發展,體認其對所有心理治療取向的重要影響。
◎統整歷史、文化、科學的視野,心理助人工作者不可或缺的思想地圖。
為何在腦科學的時代,我們仍需要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學派如此多,有可能整合在一起嗎?
精神分析不只在心理治療上深具價值,其深邃迷人的內涵,也在日常生活中勾起人們探索內心的渴望。本書不僅是周詳的精神分析入門書籍,更能引導進階者思索精神分析的當代價值。
對於無法肉眼觀察的事物,科學上往往以建構「模型」的方式來推想其樣貌;對於看不見的心靈,本書則以「心智模型」的概念為骨幹,架構起精神分析百餘年來的發展歷程與知識要點。作者歐青克羅斯博士專精動力取向精神醫學與佛洛伊德思想,她在書中從佛洛伊德的時代說起,在回顧精神分析的源流之後,一路整理出當代精神分析的四大心智模型──地形學模型(意識、前意識、無意識)、結構模型(id、ego、superego)、客體關係理論模型、自體心理學模型。歐青克羅斯博士透過簡明的文字回答最基本的提問,界定各精神動力模型的核心向度,並證明它們在臨床上始終有用。
可貴的是,本書同時援引當代腦科學、認知科學的研究成果,與精神分析理論交互對話,並提出將所有模型、各個學派整合的可能性。「整合」是艱難的路,但將使後繼的臨床工作者與病人深深受惠,本書為此立下了起點,指出了值得期待的方向。
國內專業推薦
周仁宇/兒童精神科醫師、精神分析師
蔡榮裕/精神科醫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名譽理事長
目錄【推薦序】做自己或感恩他人之間,有多少理論?/蔡榮裕
【原序】在精神分析與當代科學之間取得平衡/奧托‧康柏格(Otto F. Kernberg)
【導論】不只是了解病人心智,而是了解每一個人
致謝
第一篇 基礎
1. 回顧:塑造心智生命的模型
2. 精神分析取向心智模型的起源
3. 動力無意識的演化
4. 精神分析取向心智模型的核心向度
第二篇 地形學模型
5. 心智的地形學
6. 夢的世界
7. 伊底帕斯情結
第三篇 結構論模型
8. 一個新的地形構型和一個新的概念:Ego
9. Id與Superego
10. 衝突與妥協
第四篇 客體關係理論和自體心理學
11. 客體關係理論
12. 自體心理學
第五篇 整合與應用
13. 邁向一個整合的精神分析取向心智模型
第六篇 附錄
附錄A:力比多理論
附錄B:防衛機制
附錄C:專門語彙
索 引
參考文獻
可選取貨方式:
郵局寄送
7-11超商純取貨
門市取貨
全家超商純取貨
全家超商取貨付款
7-11超商取貨付款
海外郵寄(按重量計費)
台灣郵局國際快遞